
8月底,郑州任先生通过满帮(YMM)旗下运满满下单,运输价值超200万元的300多箱五粮液至宁波,却遭遇司机失联事件。货物被转至物流园区,有人以提供位置为由索要200元红包。郑先生报警后货物追回。
事件经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报道发酵后,张晖掌舵的满帮(YMM)集团再陷信任危机。此前,因黄牛转包时有所闻,让满帮被部分用户称为“灰色中介”;而满帮平台高息向司机放贷,更进一步加剧了满帮司机的债务压力,让满帮的商业模式颇遭诟病。
黄牛转包乱象
满帮成立于2017年,由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而成。作为数字货运平台连接货主与司机,提供货运匹配、经纪服务及增值服务,满帮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和10万条线路。2021年,满帮在纽交所上市,号称“中国数字货运第一股”,但短短几年,满帮的平台光环已被黄牛转包的信任危机侵蚀。
前述任先生五粮液订单“丢失”事件中,平台客服回应称:“平台上看到有个订单,为什么司机没送货到了物流园,不清楚这个情况。司机是自己注册的,可以自由接单,不受平台那个。通过平台交易会处理,等待专员回复即可。”
一句“等待专员回复”,让托运货值超200万元的任先生心急如焚。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类似任先生这样的不省心遭遇,运满满相关投诉超10640万条,不少涉及司机失联或电话停机。
这其中,平台上的黄牛中介是乱象根源。
在满帮平台上,黄牛们注册账号抢单,然后加价转包给实际承运司机,黄牛从中赚取差价。社交平台流传的虚假注册教程显示,满帮平台的身份证、驾驶证审核形同虚设,车辆信息常与实际不符。
2023年,安徽阜阳一团伙利用批量注册的运满满账号,以货主和司机双重身份吞没并转卖货物,持续7个月。有分析指出:“黄牛的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平台变相扩张运力的灰色渠道,一个由黄牛维持的庞大订单池,或许比严格审核带来的运力短缺更能取悦资本市场。”
但黄牛的猖獗,让货主与司机深受其害。货主反映,订单被黄牛转包后转为小车型,取消订单遭“空载费”要挟。司机则面临超载订单,如核载1.2吨的4.2米卡车被要求运12吨货,拒载却被平台扣分,影响抢单和提现。2024年6月,央视报道满帮等平台存在超载现象,司机怨声载道。
企查查显示,满帮成员公司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卷入司法纠纷近2000起,1676起为被告,超三分之二为运输合同纠纷,凸显平台管理漏洞。
在治理上放任黄牛,满帮实际上是在用信任透支换取账面增长。短期来说,黄牛维持了平台交易的繁荣,比真实但有限的运力更能支撑满帮财报的“增长故事”;但中长期来看,用户信任的透支,只会进一步缩减平台的订单吸引能力。
财报难掩隐忧
满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面亮眼:营收32.39亿元,同比增长17.2%;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增长50.5%;非GAAP调整后净利润13.52亿元,同比增长39.3%。
但亮眼的财务数据背后,满帮核心业务的增长疲软已不容忽视。
财报显示,满帮二季度货运经纪服务收入仅增长1.1%,服务费率提高却导致交易量下滑。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交易量将大幅下降,总收入预计为30.7亿-31.7亿元,同比增长仅1.3%-4.6%。为弥补交易量下滑,满帮提高服务费率,如长三角地区300公里订单从6%升至11%,短期推高收入,但货主成本上升,预计导致订单流失,用户粘性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满帮盈利模式高度依赖地方政府退税政策,弥补9%增值税率与司机3%进项发票的税差。2023年第一季度,退税占货运经纪服务收入66.92%,2022年退税2.8亿元,2024年增至5.2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增速放缓。
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退税红利难以为继前提下,一旦退税政策收紧,满帮集团盈利能力将受重创。满帮第二季度成本费用21亿元,同比下降5%,税费扣除政府补助后下降7.6%。盈利靠提价与退税,而非交易量与服务效率,依赖外部增长的模式难言健康。
高息放贷争议
除了高额政府退税外,向货运司机高息放贷,是满帮较高利润率的又一重要来源。
有司机在运满满借款2000元,分三期还款,却发现年化利率高达36%,故意模糊费用标注,致借贷司机进一步深陷债务泥潭。另有司机投诉称,“货车帮货运平台网贷年化利率百分之36”,并遭遇暴力催收。
满帮的增值服务以放贷业务为核心,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4.53亿元,同比增长13.5%,未偿还贷款余额45.1亿元,2024年增值服务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29%。但司机贷、满运贷年化利率达36%,逾期罚息日利率0.0983%相当于年化35.9%,远超民间借贷司法保护上限约14.4%,引发高利贷质疑。
同时,满帮信贷业务合同条款复杂,隐藏费用推高实际成本。
司机反映,满帮平台贷款宣传为“低息”或“零首付”,实际年化成本因“服务费”“咨询费”等附加费用接近40%,合同未明确披露综合利率,部分司机直至还款才发现高额利息。2024年,满帮信贷业务因高利率和不透明合同引发多起投诉,部分司机因逾期被催收人员威胁,甚至面临车辆扣押风险。
有司机表示,催收人员通过电话和短信施压,要求“立即还款否则封号”,严重影响生计。逾期用户被冻结搜货功能,无法接单,被指“暴力催收”。司机陷入“低价订单—利润亏损—高息借款—债务循环”的恶性循环,满帮2024年表内贷款余额41.996亿元,不良率升至2.2%。黑猫投诉平台上,“高利贷”与“封号”投诉同比激增,用户不满情绪高涨。信贷合同透明度不足,加剧司机困境,平台信誉进一步受损。
10月1日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助贷新规将施行,隐性收费等所有类目合计受保护利息不超24%,暴力催收等更不允许,满帮信贷业务的净利润率、坏账率承压是大趋势。
监管压力高企
满帮的运营乱象多次引发监管关注。
2023年4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满帮,指出“运营规则不公平”“主体责任不落实”,特别是黄牛转包导致货主和司机权益受损。2024年,监管部门再次点名满帮平台存在超载和不透明收费问题,要求整改订单分配机制,但司机反映改进缓慢,超载订单仍普遍存在。满帮回应称已加强实名认证和车辆轨迹监控,2025年7-8月封禁1905个账号,但黄牛活动未见明显减少,监管效果有限。
信贷业务同样深陷合规泥潭。2023年12月,满帮旗下经营小贷的主体公司贵州货车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因“提供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被中国人民银行贵州分行罚款37万元。裁判文书显示,2023-2024年,相当高比例的满帮信贷纠纷涉及年化利率超36%,法院不支持超过24%的利息请求。2024年,部分司机因高息贷款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投诉,监管机构已要求满帮提交信贷业务合规报告。在监管部门看来,满帮既没有落实信息审核责任,也在信贷上踩触高息红线。
运力增长瓶颈
满帮在同城货运市场份额不到25%,远低于货拉拉的63.1%,“省省”品牌尚未突围。2025年第二季度,营销费用达1.2亿元,履约订单6080万单,同比增长23.8%。但面对货拉拉、滴滴货运等竞争对手,满帮需平衡货主、司机与平台利益,高费率和低价订单挤压司机收入,货主成本上升导致订单流失。
2024年,货主投诉平台推荐的低价司机履约能力不足。一位货主表示,平台上低价订单常由黄牛接手,转包后物流信息滞后,货物延误甚至丢失。司机同样不满,一位司机反映,接单后发现利润不足以覆盖油费和抽佣,长期亏损迫使其借高息贷款,陷入债务困境。另一司机因黄牛抢单,收入下降15%,无奈转投其他平台。
黄牛乱象、高息贷款和费率调整削弱竞争力,监管趋严与政策红利退潮则为满帮的可持续运营增加了不确定性。有司机表示:“平台抽佣高,订单被黄牛抢,借了贷款还被封号,司机根本活不下。”2024年,满帮尝试通过补贴吸引新司机,但效果不佳。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