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核心团队7.54元/股超额增持,股价回落至披露前水平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夏震 1.5w阅读 2025-09-11 11:57
华夏银行核心团队以约7.54元/股的平均成本超额完成自愿增持计划,但公司股价已回落至增持计划披露前水平。

9月10日晚间,华夏银行(600015)公告称,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核心骨干组成的增持主体,已如期完成此前启动的自愿增持计划,且实际增持金额超出计划下限,传递出内部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信号。

回溯至2025年4月10日,华夏银行曾披露,上述主体将自2025年4月11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3000万元。截至2025年9月9日,增持计划顺利收官:增持主体累计增持股份422.9万股,累计投入资金3190万元,完成计划下限的106.34%,超额达成增持目标。

从上述数据可测算,本次增持的平均成本约为7.54元/股;持股规模的变化同样显著:增持前,相关主体合计持股仅3.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59.149亿股)的0.0002%;增持完成后,合计持股量升至426.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提升至0.0268%。

不过,与内部团队的增持信心形成对比的是,增持计划存续期间,华夏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呈现“冲高回落”态势,且截至增持计划完成后的首个交易日(9月10日),股价已回落至增持计划披露前的水平。

具体来看,2025年4月10日(增持计划披露前一日),华夏银行收盘价为7.27元;增持期间,公司股价曾冲高至8.72元的区间高点,但后续逐步回落。到9月10日,公司收盘价报7.26元,较4月10日下跌0.01元,已回吐至增持计划启动前的价格区间。

股价的波动背后,与华夏银行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不无关联。在银行业整体展现复苏韧性的背景下,华夏银行中期业绩仍延续承压态势,但二季度单季呈现出环比修复的迹象。

半年报数据显示,华夏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5.2亿元,同比下降5.9%,较一季度17.7%的同比降幅收窄11.9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下降8%,较一季度14%的同比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从单季表现看,二季度营收达273.3亿元,环比一季度的181.9亿元增长约50.2%;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64.1亿元,环比一季度的50.6亿元增长约26.5%,单季业绩改善显著。

尽管二季度环比修复,但横向对比9家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华夏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位列倒数第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则处于倒数第一。整体而言,内部核心团队超额增持彰显了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但在业绩持续承压、股价回落至增持前水平的背景下,这份信心能否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仍有待后续经营表现与市场情绪的进一步检验。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