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交锋,迈瑞医疗打响专利保卫战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汪明琪 1.4w阅读 2025-11-19 18:23
医疗器械行业“老大”与“挑战者”之间的专利战火骤然升级,11月的法庭将成为双方交锋的新战场。

2025年深秋,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排期表被两家医疗巨头“霸屏”。

这已是双方交锋的第11个年头,战火却比以往烧得更旺。

最新战况

11月13日、25日、12月1日……迈瑞医疗(300760)与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科曼”)之间的多起专利诉讼将在福州中院轮番开庭,案由涵盖侵害发明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迈瑞医疗均以原告身份出现。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除已开庭的(2025)闽01民初483号等案件外,案号为(2025)闽01民初480号的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将于11月25日开庭;紧随其后,案号(2025)闽01民初481号的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也定于12月1日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迈瑞医疗今年的诉讼策略更趋主动——在起诉科曼的同时,将多家经销商列为共同被告。目前已知被诉的经销商包括江西冉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仪医疗器械(福建)有限公司、青岛悟空智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此举显示迈瑞正试图从制造到销售全链路遏制可能的侵权行为,打击竞争对手的决心更为坚决。

隔空较量,十年博弈

这场始于2014年春的专利拉锯战,在深圳中院率先拉开序幕。当时,迈瑞率先发起攻势,指控科曼侵犯其用于呼吸机、麻醉机的“流量传感器”专利。仅隔数月,科曼迅速反击,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对该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械圈”攻防战就此展开。

两大医疗巨头的专利博弈在多条战线同步推进。围绕迈瑞“一种用于除颤监护仪的心电信号传递电路”发明专利(ZL201110003515.2)的较量尤为激烈——这项涉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核心专利,其有效性几经波折:2018年被宣告全部无效,经迈瑞持续上诉,最终在2021年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定维持有效。

战火同样蔓延至呼吸机领域。2024年9月,科曼成功反击,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迈瑞“流量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安装组件”实用新型专利(ZL200720170903.X)全部无效。这项应用于麻醉机、呼吸机的核心技术之争,暂时画上句号。

专利讼争的背后,是刺刀见红的市场份额抢夺。众成数科数据显示,在关键的呼吸机市场,格局正悄然生变。迈瑞的市占率从2022年35.87%的峰值回落至2023年的31.91%;而科曼则从2020年的2.28%一路追至2023年的13.67%,展现出明显的增长势头。

这场围绕知识产权的攻防战,已然成为双方市场竞争的重要延伸。

市场鏖战,格局生变

专利诉讼背后,是双方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博弈。

迈瑞医疗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8.34亿元,同比下滑12.38%;实现归母净利润75.70亿元,同比下滑28.83%。

《财中社》注意到,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作为公司主要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54.79亿元,同比减少31.59%,第三季度实现29.52亿元,微增2.6%。该业务板块包含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与科曼医疗争议最多的产品线。

与此同时,科曼作为未上市的“挑战者”,正凭借其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三大核心产品线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前二的地位,在呼吸机等细分领域不断扩张市场份额。

据众成数科统计,在2025年10月的监护设备市场中,科曼以采购金额9.57%的占比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迈瑞。其产品已服务全球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7万家医疗机构,海外营收增长显著,2024年增幅达30%,产品出口占比近40%。

双方不仅在AED和呼吸机领域交锋,在监护仪市场的争斗同样激烈。

202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对迈瑞医疗起诉科曼医疗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作出终审判决,科曼医疗停止制造、销售侵害迈瑞医疗“便携式体征监护仪”专利权的七款产品,并赔偿迈瑞医疗500万元。

行业竞争,专利为刃

迈瑞与科曼的专利拉锯战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的缩影。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发展报告(2024)》,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模达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8%。

巨大的市场容量意味着每一点份额都值得全力争夺。纵观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类似的专利诉讼并不鲜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行业的创新活力。

对于迈瑞与科曼而言,诉讼胜负仅是短期博弈,持续创新能力才是决定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在价格战之外,专利已成为医疗器械企业构建技术壁垒、维持市场地位的重要工具。

这场已迈入第二个十年的专利纠纷,仍在不断迎来新的庭审。巨头之间的法律博弈远未终结,而每一纸判决,都将共同塑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

这场巨头之争在终端市场也引发了多元反响。部分医院采购人士反映,两家产品各有优劣:迈瑞设备以稳定性高、故障率低著称,但价格相对坚挺;科曼则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及时的售后响应,在预算有限的机构中赢得青睐。

对于频繁的专利诉讼,业内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企业维护研发投入的正当之举,亦有声音指出,初创企业通过改进模仿实现技术追赶是行业常态,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认为,双方的竞争焦点不应仅限于国内市场份额。“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真正对手,是国际巨头美敦力、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真正的战场在海外。”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