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250亿公司债已获受理 五年负债增长470亿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翦音志 1.9w阅读 2025-11-19 18:21
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国金证券的负债总额已突破千亿,资产负债率升至75.68%,在此背景下再抛250亿元融资计划,引发市场关注。

11月18日,上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显示,“国金证券(600109)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该项目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为250亿元,其中一年期以上品种不超过200亿元,短期品种不超过50亿元,均采取分期发行方式,由东吴证券担任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和受托管理人。

就在刚刚披露的三季报,国金证券的营收与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家中型券商选择在债市上再加一把杠杆。然而,它的资产负债率已逼近76%,有息债务总额接近600亿元,近五年负债增加约470亿元。

从募集说明书披露的用途来看,105亿元用于偿还有息负债,14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中,长期品种中75亿元用于偿债,125亿元用于补流,短期品种中30亿元用于偿债,20亿元用于补流。并且公司承诺,在用于补流的资金中,投向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资本消耗型业务的规模不超过10%。以145亿元补流上限测算,对资本消耗类业务的新增资金理论上不超过约14.5亿元。

从公司的负债情况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国金证券总资产1421.97亿元,总负债约1076.09亿元,其中,有息债务总额达595.98亿元,占总负债的55.38%,约占总资产的近42%。同期,国金证券及其子公司累计发行境内外债券118只,合计规模1200.50亿元,已偿还904.27亿元,尚未兑付债券余额296.23亿元。在这一基础上,加上“最高250亿”的新公司债,即便考虑其中105亿元用于偿还存量有息负债,有息债务存量仍可能净增加约145亿元,理论上相当于当前有息债务规模再提升约四分之一。

与公司“高杠杆”并行的,是一份亮眼的三季报。

2025年前三季度,国金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1.52亿元,同比增长43.36%;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90.2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4%,同比增长2.22个百分点。但从第三季度来看,公司营业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41.84%,归母净利润5.89亿元,同比增长34.36%。从业务结构来看,经纪业务和投资收益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双引擎”。前三季度,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78.44%;投资收益为16.91亿元,同比增长约90.01%。相比之下,投行业务和资管业务收入虽然也有所增长,但涨幅和规模均相对较小。

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却不容乐观,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有11.49亿元,同比下降93.38%。

与业绩同步增长的是公司负债情况,三季报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75.95%,较上一季度上升0.2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上升6.11个百分点。事实上,近年来国金证券持续“加杠杆”,2021年底,国金证券的负债总额约为638.08亿元,2025年三季度末,这一数字已升至1109.34亿元,相当于不到五年时间,公司的负债增加超过470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自营及类自营资产同步提升。2021年底,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其他债券投资合计约为407.18亿元,可到了2025年第三季度末,上述三项合计高达559.73亿元,增长约152亿元。

也就是说,在新增负债中,约三分之一“沉淀”为自营及信用类资产,剩余部分则散布在融出资金、各类保证金、运营资金等多个科目上,国金证券的业务扩张,本质上是一场“以杠杆撬动自营与经纪信用业务”的博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杠杆水平不低,但国金证券截至2025年6月的主体信用评级仍维持在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并且年内多期公司债票面利率处于同业较低水平,说明在债券市场上,公司信用资质仍被视为“优质券商”一档。

但在股权市场上,故事却完全不同。截至11月19日,国金证券股价报收9.41元/股,较2015年牛市巅峰期跌幅约七成,市净率约在1倍左右,在A股券商板块中处于较靠后位置。即便近年来公司多次实施股份回购,股价表现仍明显落后于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中国银河(601881)等同行。

在负债表上,国金证券通过公司债、短融、次级债等工具不断加杠杆扩表;在利润表一侧,经纪与自营驱动下的高波动收益又迎来一个景气周期。估值偏低、负债高企、业绩弹性大,是目前这家昔日“涌金系”核心券商的最大矛盾。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