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国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7月28日公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
预计2025年育儿补贴的发放规模为1200亿元。参考“以旧换新”和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央地出资比例,预计育儿补贴央地整体按照9:1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此次的育儿补贴方案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全覆盖,既体现了政策的普惠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针对一孩出生率偏低导致的少子化问题“对症下药”。育儿补贴政策具有不可逆性,体现出政策“投资于人”的决心。从政策表态看,未来补贴规模存在递增的可能性。
预计此次育儿补贴的资金来源是一般公共预算。考虑到育儿补贴大概率并未纳入今年的财政预算预计8月召开的人大常委会将审议相关的预算调整方案。追加赤字的概率较小,增量资金或来自于中央财政储备空间,一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二是由央行、中投、中国烟草等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
育儿补贴本质上是增加居民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今年发放1200亿元左右的育儿补贴将形成855亿元的消费支出,拉动社零增速0.18个百分点。育儿补贴作为转移支付,对可选消费的支撑大于必选消费。
对于市场而言,相较于育儿补贴规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政策对于扩大内需和“投资于人”的积极态度,此次育儿补贴的落地有望成为市场风格切换的催化剂。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