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国信证券近日发表研报认为,钾肥供需紧平衡,国际钾肥价格持续上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钾肥需求国,而钾肥资源供给相对不足,进口依存度超过60%,2024年我国氯化钾产量550万吨,同比降低2.7%,进口量1263.3万吨,同比增长9.1%,创历史新高。截至2025年7月底,国内氯化钾港口库存为18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5万吨,降幅为34.39%。未来由于粮食生产安全愈发被重视,预计国内钾肥安全库存量将提升到400万吨以上。7月国产钾受减产检修影响,库存维持低位,发运总量紧张;进口钾港存同比下滑20.11%,新船到港缓慢叠加边贸现货紧缺,现货流通持续受限。7月百川氯化钾均价从3239元/吨拉涨至3399元/吨,月底回落至3230元/吨企稳。国际市场方面,7月北美厂商上调颗粒钾离岸价至410美元/短吨(FOB),巴西因南美季节性需求转弱,8月船期成交价回落至360美元/吨(CFR);亚洲因印尼、孟加拉相继启动标购,采购韧性凸显。
磷化工行业的景气度取决于磷矿石价格的景气度,看好磷矿石长期价格中枢维持较高水平。近两年来,我国可开采磷矿品位下降,开采难度和成本提升,而新增产能投放时间周期较长,同时需求端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的下游新领域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磷矿石供需格局偏紧,磷矿的资源稀缺属性日益凸显,30%品位磷矿石市场价格在900元/吨的高价区间运行时间已超2年。据百川盈孚,截至2025年7月31日,湖北市场30%品位磷矿石船板含税价1040元/吨,云南市场30%品位磷矿石货场交货价970元/吨,均环比上月底持平。
海内外磷肥价差扩大。2025年磷肥出口政策延续总量控制原则,强调“国内优先、适当出口、自律出口、以外补内”,出口配额较去年有所缩减,但窗口期集中于5-9月,法检时间优化至半个月。出口配额分两批发放,首批集中在5-9月高峰期。7月30日磷酸一铵波罗的海FOB现货价与湖北地区市场价价差约1707元/吨;中国磷酸二铵FOB价格与山东地区市场价价差约1451元/吨。当前海外磷肥价格显著高于国内,拥有磷肥出口配额的企业有望受益于海内外磷肥高价差带来的利润增厚。
农药“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开启,农药板块下行周期见底。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下跌时间超3年,较高点跌幅近三分之二,当前农药价格和农药板块股票处于相对低位。需求端南美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使得农药需求增加,前期下游采取按需采购及低库存策略,使得今年旺季时补库需求强劲。供给端印度、美国农药出口增量有限,中国农药出口大幅增长,农药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已连续4季度转负,次轮行业扩张期渐入尾声。认为农药行业下行周期已经见底,看好需求拉动及行业反内卷行动背景下农药价格整体上涨。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