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根据AI产品榜数据,ChatGPT 7月增速为6.14%,月活用户量近7亿,位列全球总榜第一。国产应用夸克、百度网盘、豆包、DeepSeek、腾讯元宝、Talkie进入全球前十AI应用。
国内AI智能助手领跑场景探索,头部产品格局逐步清晰。量子位库7月数据显示,AI智能助手赛道在APP端的新增占比超40%,头部产品主要围绕互联网大厂,豆包、DeepSeek、Kimi和腾讯元宝总市场占有率超过90%。豆包2025年至今累计下载接近1.8亿,占比超45%,用户规模的市场占有率相对6月有所提升。Kimi、DeepSeek和腾讯元宝的数据依次约8000万、7000万和4000万,第五名应用累计下载数据下落至约700万。2025年7月AI智能助手APP端平均总DAU约7200万,DeepSeek和豆包的数据分别为2800和2700万,稳居第一第二,差距不断缩小。
行业头部模型差距逐渐缩小。OpenAI技术领先优势弱化,谷歌和xAI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良好。《2025上半年AI核心成果及趋势报告》显示,谷歌Gemini2.5Pro在多模态、代码能力比肩GPT-4o。xAI算力集群达89万卡,在GPU集群建设上速度领先,其发布的Grok4在数学(HMMT-25准确率90%)、工程推理(Humanity’sLastExam准确率88%)等多个领域达到SOTA水平,跻身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中美通用大模型技术差距缩小,中国模型公司在多模态等领域达SOTA水平,尤其多模态领域表现出色,报告显示字节Seedance在视频生成领域全球第1;百度Seedream在图像编辑领域全球第2;阿里Qwen3-Coder在代码生成领域全球第4。此外,中国模型推理成本低海外30%,在低成本和响应速率上具有优势。
政策持续深化,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相比两次指导意见:“互联网+”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积累数字场景和数据资源,助力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则赋予产业智能内核,释放创新动能,大会指出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中国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6000亿元。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