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证券:中餐出海东南亚市场潜力大 千亿美元市场规模年均增3.6%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财中社 黄嘉森 1.3w阅读 2025-09-17 12:14:53
9月17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此次报告是国泰海通东南亚产业研究系列的...

9月17日,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此次报告是国泰海通东南亚产业研究系列的餐饮篇,主要从规模及竞争格局、发展历史及现状、行业供需格局三方面介绍东南亚餐饮市场概况,并据此探讨中餐出海东南亚的机遇、挑战及发展路径。

东南亚餐饮市场概况:①千亿美元市场,市场远未饱合。2024年东南亚主要六国餐饮服务市场规模为1161.9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CAGR为3.6%。餐饮门店数量91.1万家,每万人均餐厅保有量约15间,对标美、日、中、韩的23、47、77、141间/万人,市场远未饱和。整体餐饮消费意愿颇高,餐饮在消费中的占比约5-11%;客单价上,除新加坡外其余各国在2-6美元区间,中长期消费升级潜力高。②兼具热带风情与多元融合。饮食口味酸辣为主,但各国有独特的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形成较为多元融合的饮食文化。

东南亚餐饮格局变化:消费群体庞大,供给提质增效。(1)需求端:①快速增长的经济、庞大的人口规模、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不断增加的富裕/中产阶级,对高品质和多元化的餐饮服务需求日益增长。②发达的旅游业有望为餐饮贡献近10%增量。(2)供给端:①数字化推动线上消费习惯,2024年东南亚外卖行业市场规模达199.8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2.5倍,外卖渗透率有极大提升。②连锁化率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但呈现提升趋势,2019-2024年提升4.6%。

中餐出海东南亚:品类百花齐放,已成餐饮出海首选项。东南亚在地理、经济、文化上具备独特优势,中餐出海首站选择东南亚占比34.8%,落地新加坡占比18.7%。(1)机遇:①为什么出海?—>品牌能力成熟,寻求增量市场。中国餐饮品牌进入万店时代,连锁化能力成熟;国内行业增速放缓至低个位数水平,海外存在增长机会。品牌有望通过国际化提升影响力、带来更高客流与客单。②为什么是东南亚?—>竞争优势凸显,中餐教育成本低。东南亚供给侧尚未成熟,中餐优质品牌具备竞争优势,有望快速建立市场份额。而东南亚华人华侨数量约3500万,占全球58.3%,为中餐品牌出海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基础。随双边合作不断加强,东南亚市场在管理效率和半径上都是较优选择。(2)挑战:①宗教信仰多样化,饮食文化习惯差异显著。②品牌落地及雇佣政策严格。③合规成本及运营风险高。(3)发展路径:主要取决于品牌对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判断。①进入顺序:新加坡适合作为出海首站,其余各国文化接受度、市场规模、消费能力及竞争壁垒特征差异较大。②运营模式:直营、加盟、代理模式侧重点不一,各具优势。③发展策略:在国内打磨好组织运营体系后输出成熟的门店模型,快速落地复制。考虑远期空间,需要围绕本地化在菜单、供应链和组织管理方面开展规划,链接当地资源以借力发展。

东南亚当地代表性餐饮连锁品牌。东南亚本土品牌也在持续拓展,在本土及国际市场中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我们选取代表性品牌简析,包括:①泰国:MKRestaurants(最大的火锅品牌)、CaféAmazon(最大的连锁咖啡品牌)和ChyseeBameeKiew(地道街头船面品牌)。②印尼:HokBen(印尼本土日式快餐连锁品牌)、KopiKenangan(采用“GrabandGo”模式的印尼版“瑞幸”)。③越南:GoGiHouse(越南本土的韩式烧烤品牌)、KichiKichi(首家融合日本文化的回转自助火锅)。④马来西亚:Marrybrown(首个本土国际快餐连锁品牌)、Tealive(最大的奶茶品牌)和SecretRecipeCake&Café(中高端蛋糕咖啡连锁店)。⑤菲律宾:Jollibee(亚洲风味的跨国炸鸡品牌)、Chowking(菲式风格的中餐品牌)。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推荐

长按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