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华泰证券发布银行业动态点评报告分析指出,银行配置性价比提升凸显优质个股投资价值。
考虑风格均衡、日历效应与红利价值,银行配置性价比有所提升。受资金偏好切换影响,7月中旬以来银行最大回撤约15%,部分优质银行25E股息率回到5%以上,随大盘上涨斜率放缓+经济数据基数扰动,Q4资金或有避险需求,叠加年底日历效应,银行短期胜率有望改善。中期维度,政策层面重视稳息差+预防尾部风险,银行核心业务盈利有望持续改善,资产质量担忧缓释,股息持续性增强对长线资金吸引力。关注险资(I9切换、新增保费驱动)+产业资本(尤其地方国资)+外资的增量配置盘。
当前观点:银行配置性价比有所提升
受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资金风格切换影响,中信银行指数自7月高点最大回撤约15%,指数PBlf回落至0.62x,近5年分位数74%;共有37家A股银行跌破半年线、14家跌破年线,部分优质银行25E股息率升至5%以上,重新具备较高配置性价比。随大盘上行斜率放缓,叠加近期经济指标仍待修复,四季度资金或有切换避险需求。结合日历效应:1)2011年以来银行指数在1月跑赢沪深300概率高达79%;2)11月-次年1月为银行中期分红高峰,资金或提前布局开门红与中期分红行情。风格均衡+红利配置影响下,Q4市场配置需求将有所恢复,银行股短期胜率有望改善。
业绩趋势:政策呵护下,核心业务盈利改善
今年监管在维持支持性货币政策基调同时,更注重维护银行合理息差空间,如3月底叫停消费贷无序低价竞争、5月非对称降息(LPR下行10bp,定期存款利率下行15-25bp),8月“换位定向降息”(财政出资补贴消费贷、经营贷利息,而非直接调降贷款利率)。息差降幅趋稳带动上市银行2025上半年利息净收入同比降幅收窄至-1.3%(vs2024上半年-3.4%),核心业务盈利改善。此外,地方化债+稳地产+反内卷等政策组合拳下,尾部极端风险已大幅缓释,有利于减轻银行不良资产压力,修复资产质量估值折价,也有利于银行股息持续性,对长线资金仍有较强吸引力。
资金展望:三类资金有望成为增量配置盘
险资、产业资本、外资或为未来重要的增量配置盘。1)险资:监管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为权益市场未来重要增量,后续需关注2026年初保险公司全部实施I9、新增OCI账户配置缺口+大型保险公司有望每年新增保费30%配置权益,预计盈利稳健、股息回报较高的银行为增持优选。2)产业资本:近期成都、南京银行获股东增持,传递了长期看好信心。银行股股息回报性价比较高且派息能力较为稳定,股价波动相对较小、且估值仍在1xpb以内,为国资优质投资标的,同时加强了区域协同。3)外资: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有望提升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热情,银行是重点配置方向。
市场担忧:如何看待利率上行期银行业绩扰动?
面对利率上行,短期银行或可兑现浮盈缓冲非息压力,中长期有助于净利息收入改善。截至9月26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Q2末上升23bp至1.88%,市场担忧银行非息收入波动。通过兑现浮盈等策略或有平抑利润波动空间,截至2025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OCI累计浮盈占营收和净利润分别12%和32%。2025上半年银行营业收入70%为净利息收入,中长期看,若经济步入上行周期,利率中枢持续上行,将有助于提振息差并支撑扩表,对业绩带来正向贡献,复盘历次利率上行期,银行盈利指标往往同步改善。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