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证券:OCS光交换是一种无需光电/电光(O/E/O)转换,直接实现光信号在光纤端口间切换的技术。OCS原理是直接对光信号进行物理路径的重构,从而在输入/输出端口之间建立专用光路。数据中心中采用OCS可显著提升整体网络性能、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优势显著。OCS可应用于数据中心“三张网络”:TPU集群互连(scale up网络)、Spine层(scale out网络)、DCI跨数据中心互连(scale across网络)。
OCS有望迎来国内外共振,市场前景广阔。海外,OCP宣布成立光交换OCS子项目,有望推进行业标准化;国内,运营商与工信部积极推进OCS应用落地。根据Cignal AI的测算,2025年OCS市场由谷歌MEMSOCS主导,总体市场规模约为4亿美元;2029年OCS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6亿美元,四年CAGR约为41%。LightCounting预计2029年OCS出货量将突破5万台,2025-2030年OCS出货量CAGR为15%,未来会有更多除谷歌外的云厂商推动市场规模增长。
四大技术路线共同演进,成本、性能、技术难度的综合博弈。OCS主要包括MEMS、液晶、压电、硅光波导四大主流技术路线,目前,MEMS与液晶方案应用节奏更快。各技术路线优劣势明显,尚未有某一种方案占绝对优势。认为,四种技术路线未来将共同演进,成本、性能、技术难度是终端应用厂商重要考量因素。
基于电交换机与光交换机的不同特性,CPO与OCS有望在数据中心网络共存。传统电交换更适合流量动态变化大、需要频繁调整数据传输路径的场景;光交换技术更适合用在流量模式相对稳定、端口间映射关系明确且不用频繁切换的场景,避开切换时间长的短板。在scaleout网络,CPO与OCS可搭配使用:CPO有望在Tor/Leaf层加速渗透,Leaf层流量的特点是突发性强,连接数量多,但各链路的数据量相对较小,CPO电交换机切换速度更快,能灵活快速响应Leaf层的流量需求;OCS在Spine层有望实现规模替代,Spine流量模式往往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OCS可提供稳定、大带宽的直连通道数据流。在scaleup网络,CPO与OCS可能存在竞争。目前,OCS整体落地应用节奏领先于CPO。
各厂商积极布局OCS,重点关注三大投资方向。OCS产业趋势目前仍由海外大厂主导,国内厂商参与度逐步提升,建议重点关注零部件供应或代工机会。重点关注三大投资方向:已进入海外OCS供应/代工环节的厂商、有潜力进入海外OCS供应/代工环节的厂商、积极布局OCS的光模块厂商。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