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对APP被卷入“未成年人直播出境”争议,部分直播间确有未成年人随家长或红娘出镜的情况,而这背后是否与平台依赖直播礼物的商业模式有关?
未成年人频繁出镜相亲直播间
《财中社》注意到,在部分直播间,红娘或嘉宾在相亲过程中会携带孩子一同出现。
一位红娘一边哄怀里的男孩入睡,同时为嘉宾搭桥牵线。红娘的主页简介为离异,月薪4-6k。

而另一个直播间中,则是一名男士带着小学生女儿挂在相亲直播间闲聊。这位父亲一边教女儿做饺子,一边和女嘉宾连线视频,女孩佩戴着红领巾及校服,而女嘉宾则在火车上百无聊赖,旁边传来火车已到站的提示音。

线下场景中“带娃相亲”并不罕见,但在网络直播语境下,这种带有陪伴性质的出现,可能触及未成年人直播出镜相关规定。
2022年5月7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颁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规定网络直播平台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各类打赏服务;网络直播平台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
若根据《意见》中“未满16周岁不得以主播身份出镜”的条款,伊对APP的这类情形可能存在违规风险。
伊对APP的母公司米连科技正计划赴港上市,IPO招股书中表示,“通过我们的算法来筛查并防止未成年人访问,我们亦持续监控未成年人使用我们应用产品的情况。”例如,伊对通过内容监控技术不断审核音频、视频、直播及文字内容,寻找显示未成年人存在的线索。米连科技的招股书还显示,公司结合专有模型和第三方供应商解决方案检测包括未成年在内的违规内容。
招股书显示,在过往记录期间及直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伊对未因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受到任何重大投诉、调查或监管处罚。
伊对APP创始人任喆曾介绍伊对的目标用户与付费人群:“最典型的用户画像就是性格内敛,不擅社交、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缺少相亲机会的单身人群。这类人群从18岁开始就大量存在了,但30岁以下的用户付费率是很低的。”
而伊对的目标用户为中国内地30岁左右的人群,截至2025年6月底,伊对的月活用户约480万名。
《财中社》浏览部分直播间发现,伊对的用户以三四线下沉城市的中青年为主,直播间男方嘉宾有人是货车司机,有人的背景是工厂的架子床;而女方有些背景是便利店货架,也有背景是农村自建房的锅碗瓢盆,也有躺在床上休息的。
这些30岁左右的群体,就有部分红娘或者嘉宾带着孩子来“工作”或是“相亲”。
18万名红娘的商业模式
与陌陌、探探不同,米连科技的营收高度依赖虚拟礼物分成,占比接近100%,而促使用户消费的秘密在于旗下APP“伊对”的18万名红娘。
在该模式下,平台约18万名“红娘”(官方称“主持人”)承担着维持直播活跃度和促进礼物打赏的双重角色。有消费者向《财中社》反映,在视频相亲过程中,红娘引导他给心仪女孩刷了18000元礼物,直播结束后,女孩并未互换手机号,反而冰冷离开。
红娘的核心收入来自直播间的用户打赏提成。红娘通过促成直播间内嘉宾相互打赏礼物,自己可以获得虚拟礼物的充值提成,根据招股书,红娘可以收取直播间20%-52%的礼物分成。
伊对负责牵线搭桥的“红娘”同样是用户,不过当红娘有门槛:需要实名认证,再累计参与50小时直播间相亲或收到一定量礼物。
白天直播的红娘部分是照顾孩子的全职妈妈、自由工作者或者小店老板(娘)。当红娘既能唠嗑,促进有情人成眷侣,更能通过鼓励双方打赏礼物“增加感情”,进而拿到礼物抽成,达到工作变现的效果。
红娘的收入又和长时间直播分不开。伊对的红娘系统需要通过打赏礼物升级,只有达到对应等级所需的礼物指标,红娘才能实现等级提升,进而拿到更高的礼物抽成;相反,红娘如果没能达到当月最低礼物额度(KPI),将被取消红娘资格。在这种高频直播压力下,存在部分红娘或嘉宾将孩子带入直播间,或者未成年人自然出现在镜头中的风险。
在监管未成年人出境直播间和获取更高的效益间,伊对APP需要找到平衡,这也是其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