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10月21日上午,信披平台数据显示,全市场已有37只基金披露2025年三季报。随着三季度A股延续年中反弹势头,基金净值普遍回升,科技成长板块成为资金集中进攻的主线。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单季涨幅接近70%,ETF产品在算力与AI行情中表现强劲。
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延续震荡态势,超长期利率小幅上行。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短期情绪偏弱但中期赔率改善,四季度宏观政策与资金环境将成为债市走向的关键变量。整体来看,三季度公募基金呈现出“权益强、固收稳”的结构性分化特征,资金对科技成长的偏好仍在延续。
行情共振下的主动权益爆发:高仓位与科技主线领涨
三季度A股表现亮眼,上证指数上涨12.73%,深证成指上涨29.25%,创业板指上涨50.40%,科创50上涨49.02%;科技成长成为市场主线,算力、半导体、光通信等板块轮动上行。已披露三季报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多只产品单季涨幅超过40%,同泰数字经济股票A(012696)、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021593)、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002934)、德邦福鑫灵活配置混合A(004931)及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012312)表现最为突出。
同泰数字经济股票A三季度净值增长率高达70.46%,基金经理陈宗超表示,AI产业链从海外算力向国产算力扩散,基金“逐步增加国产算力持仓,降低海外算力产业链比例”,看好“AI硬件与算力国产化”在未来3至5年的投资主线,认为“全球未来在科技,科技未来在中国”。
上银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A三季度净值增长率56.67%,基金经理赵治烨、惠军采用“双主线配置+动态风控”策略,一方面布局国产算力芯片龙头,另一方面关注智能眼镜、机器人控制芯片等端侧应用方向,认为“AI产业高需求、低供给”的格局仍将延续。
北信瑞丰优势行业股票三季度净值增长率为53.71%,基金经理程敏表示,三季度通信、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突出,基金重点配置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方向,认为“新技术赋能周期或超十年,科技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在积聚”。
德邦福鑫灵活配置混合A三季度净值增长率46.14%,基金经理雷涛提出“1+X策略”,以算力为主线,同时兼顾AI应用、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板块,“四季度将重点在泛成长中寻找锐度与均衡”。
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三季度净值增长率45.58%,基金经理赵诣指出,AI与新能源形成“双端驱动”,组合聚焦“科技创新+困境反转”,认为“AI行业进入商业模式成熟阶段,新能源则处在供需再平衡的健康周期”。
整体来看,主动权益基金高仓位与高成长共振显著,平均股票仓位超九成。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科技板块的盈利验证仍将持续,四季度需兼顾波动控制与业绩兑现。
ETF延续强势,债市短期承压中期转暖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515980)三季度净值增长率达73.86%,重仓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澜起科技等核心算力链个股。基金经理张娅、郜哲、李孝华表示,AI产业已进入“算力向应用扩散”的阶段,四季度关注AIGC与AI+消费电子带来的产业机会。
相比之下,债券市场延续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二季度上行约20个基点,超长期债上行约38个基点。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008577)基金经理董鎏洋指出:“债券市场短期情绪仍弱,但中期赔率改善。”他认为,在机构赎回影响消化后,叠加宽松政策与期限利差上行,“债券资产的性价比正逐步上升”。
北信瑞丰鼎利债券(008578)基金经理于军华则表示,四季度中国经济延续回升,美联储降息通道开启、全球流动性改善,“东升西落”的资金流格局将推动海外资金加大对中国债券资产的配置。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市场正处在“短期承压、中期转暖”的阶段,债基业绩或在四季度迎来修复窗口。
基金经理集体看多:估值修复与政策预期支撑A股上行
多位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直言看好A股未来走势。北信瑞丰优选成长股票(008309)基金经理庞文杰表示,展望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经济有望稳步复苏,“十五五”规划的出台将为未来经济发展确立方向,内需消费与科技创新将成为主线。“A股市场当前仍具性价比,前期过度悲观的预期已被修复,从政策、盈利和资金流向三方面看,A股仍有较大上行空间。”
泉果基金经理赵诣同样认为,中国权益市场“长期稳健向好的态势正在明朗”。他指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趋缓、美元流动性拐点临近,有助于改善中国市场流动性。今年以来,经济韧性和外资预期同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正成为中国经济长期信心的基础”。
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认为,基金经理普遍看多的逻辑主要来自“低估值、政策加码与经济回暖”三重共振。他提醒,市场短期波动仍难避免,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配置,“A股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但需持续关注宏观数据与盈利改善的持续性”。
展望四季度,政策托底与产业景气延续将成为市场核心变量,资金关注点将从主题扩散转向盈利兑现。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科技成长仍是配置主线,但在高波动背景下,平衡收益弹性与防御能力将成为基金管理的关键考验。伴随“十五五”规划预期升温与全球流动性边际改善,A股结构性修复有望延续至年底——公募资金的方向,仍在中国资产的长期价值之上。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