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IPO钉子户”TCL系音箱代工厂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力股份”)向深交所主板更新招股书注册稿。
早在2023年7月,通力股份便一举通过企业上市最难的一关“上市委会议”——理论上过了问询、审议,公司应该势如破竹冲向上市,然而通力股份却关关难“通”,在IPO过会后的注册环节已经坐了超800天“冷板凳”。
深交所最长“钉子户”
自新“国九条”实施后,交易所“反馈提速”,IPO企业一旦过会后尽快注册成功上市,例如国科天成(301571)以3天获批上市创下纪录,汉桑科技(301491)从过会后到注册生效也只用了19天。
通力股份则坐上了深交所“冷板凳”,自2023年11月提交注册申请以来翘首以待,超800个日夜还未注册成功。
前身为TCL集团旗下ODM制造业务的通力股份,于2019年逢TCL集团内部重大资产重组,TCL集团聚焦主业半导体业务,将包括通力股份在内的智能终端制造业务剥离给TCL控股。
通力股份是给三星、哈曼、索尼等著名音箱、耳机等产品的ODM代工厂,原控股股东通力电子曾在港股上市,2021年3月完成私有化。2022年9月通力股份递交招股书,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集10.2亿元。若通力股份成功上市,就是TCL控股的实控人李东生名下第六家上市公司。
但上市进程目前卡在最后一步。
2023年7月,通力股份就已通过深交所上市委会议,但提交证监会注册后超两年,公司仍未获得证监会的上市许可,卡在了上市最后一步。如今通力股份在深交所的冷板凳已经坐了800天,是深交所待批准时间最长的一家公司。
《财中社》还关注到,上市前,通力股份的实控人李东生实际掌握公司77.5%表决权,已经实现对通力股份绝对控股。
增收不增利,国内增长靠低毛利AIoT业务代工
通力股份近年来业绩呈增长趋势。2022-2024年三年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0.3亿元、88.9亿元和114.6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7亿元、5.1亿元和5.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亿元,同比增长19%;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微增3.8%。
音箱产品依然是通力股份的半壁江山。2025年上半年,音箱产品占总收入的54.7%,较上年增长不到1个百分点。而AIoT产品业务的占比增长幅度较大,这也成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增量。
虽然AIoT的订单有所增长,但是2025上半年AIoT业务的毛利率较低只有7.9%。根据招股书,公司国内业务主要为毛利率较低的AIoT业务,2025上半年,公司在境内毛利率低至10.6%,而境外则毛利率则有17.8%,主要因为传统音箱业务的ODM毛利率比较高。低毛利产品占比增高,也使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处于收入高增长,而利润低速个位数增长的状态。
通力股份毛利率高于同行均值,但行业普遍低毛利。相比之下,同行业主业为智能声学设备龙头歌尔股份(002241)在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只有13.5%,同样主业代工耳机、音箱的佳禾智能(300793)和国光电器(002045)毛利率则分别为14.1%和13.2%。
通力股份的年营收超百亿,同行业佳禾智能和国光电器2024全年营收分别为24.7亿和79亿。截至10月13日收盘,两者市值分别超60亿和近百亿。可以说,通力股份的年营收规模仅次于行业龙头歌尔股份,是音箱代工界老二。歌尔股份尽管2024年收入超千亿规模,10月13日收盘,市值也超千亿,不过低毛利代工业务下,年利润不足27亿元,净利率不到3%。
《财中社》观察到,通力股份对前五大客户依赖高,2023年以来前五大客户贡献占比80%以上。而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三星及旗下哈曼音箱占比达超53.5%。
这也与耳机、音箱行业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有一定关系。尽管通力股份等企业能代工国际高端耳机,但少见“国产高端耳机”。例如通力股份主要为哈曼和索尼等知名品牌代工,而歌尔股份更是苹果供应链核心代工厂。长期以来,高端声学品牌基本被德国、美国、日本的品牌垄断,如AKG、森海塞尔、哈曼、索尼等。
而通力股份的研发费用率虽然近年来高于同行平均值,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更是达到约6%,但是其持有发明专利远逊于同行。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04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7项。然而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歌尔股份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173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196项;截至2024年末,华勤技术和佳禾智能、国光电器的发明专利也达到960项和112项、122项,均高于通力股份。
重要提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